连云港城投 12 家平台成绩单:从港口基建到民生福祉的 “海滨实践”

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起点、“一带一路” 交汇点强支点城市,连云港的发展始终与 “基建引擎” 紧密相连。而在这背后,区域城投公司扮演着关键角色 —— 它们既是城市骨架的 “搭建者”,也是民生温度的 “传递者”。本文将从城市底色、城投现状、挑战与机遇等维度,解码连云港城投的发展密码。


山海交汇地:连云港的 “城” 与 “投” 基因


连云港的 “城”,自带千年底蕴:这里是《西游记》中花果山的原型地,秦始皇东巡立石的朐县故址,更是徐福东渡的启航地;这里有江苏唯一的 40 公里黄金海岸线,连岛海滨、云台山景交相辉映,“山海港城” 的独特气质贯穿古今。
如今的连云港,既有中哈物流合作基地、上合组织(连云港)国际物流园等 “国字号” 开放平台,也有盛虹炼化、中化国际等百亿级产业项目扎堆落地。城市能级的跃升,离不开城投公司在基础设施、产业配套、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参与 —— 它们既是政策落地的 “执行者”,也是市场资源的 “整合者”。


12 家核心平台:连云港城投的 “成绩单” 里藏着哪些民生密码


据公开信息梳理,连云港目前形成了以市级平台为核心、区县平台为补充的城投体系,核心平台约 12 家。其中,连云港城建集团、金海集团、港口集团等头部平台尤为亮眼:


  • 基建硬支撑:城建集团主导建设了海滨大道、BRT 快速公交系统、高铁综合枢纽等标志性工程,推动城市 “东进西优” 空间格局加速形成;

  • 产业新载体:金海集团负责徐圩新区、连云港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开发,累计建成标准厂房超 300 万平方米,为盛虹炼化等重大项目落地 “筑巢引凤”;

  • 民生暖底色:市工投集团、农发集团等平台近年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 10 万套,改造老旧小区 200 余个,配套建设学校、社区医院等公共设施超 50 处。


2022 年数据显示,连云港城投平台年度投资超 400 亿元,其中 60% 以上投向交通、水利、生态等民生领域,真正将 “城市投资” 转化为 “民生获得感”。

连云港 .jpg


债务压力下的突围:连云港城投的 “加减之道”


作为典型的沿海港口城市,连云港城投的发展也面临共性挑战:受区域经济总量(2022 年 GDP 约 4005 亿元)和财政实力制约,部分平台债务率处于省内中游水平。但值得关注的是,当地已探索出特色 “加减之道”:


  • 做 “减法” 控风险:通过整合区县平台、发行低成本债券(2023 年新增债券平均利率 3.8%)、推动存量资产证券化等方式,2022 年全市城投平台平均资产负债率较上年下降 2.3 个百分点;

  • 做 “加法” 强造血:部分平台从 “政府代建” 转向 “产业运营”,如港口集团依托中哈物流基地拓展国际班列运营,2022 年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 18%,经营性收入占比提升至 45%。


据江苏省财政厅 2023 年通报,连云港政府债务率(债务余额 / 综合财力)控制在 150% 警戒线以内,风险总体可控。


东向开放新支点:城投如何接住 “一带一路” 的时代机遇


站在新起点,连云港城投的机会窗口正在打开:


  • 国家战略叠加:作为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 10 周年重点节点城市,连云港被赋予 “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” 定位,未来 5 年预计新增交通、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超 800 亿元;

  • 江苏沿海开发深化: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(2021-2025 年)》明确支持连云港建设 “千万标箱大港”,港口配套、临港产业园区开发将为城投平台带来新赛道;

  • 民生需求升级:随着连云港高铁全线贯通(连徐、连盐铁路)、花果山国际机场投运,城市人口吸引力提升,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民生项目投资需求旺盛。


可以预见,连云港城投将从 “建设者” 向 “运营者”“服务者” 转型,在产城融合、智慧基建、绿色低碳等领域释放更大能量。



潮起海州湾,风劲正扬帆。当 “一带一路” 的东风掠过连云港的碧海蓝天,当城投公司的蓝图与城市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,这座 “海古神幽” 的港城,正以更开放的姿态、更扎实的底气,等待更多投资者共绘发展新篇。

拍活多赢,45天盘活5000万-20亿,专为城投公司提供拍卖盘活资金定制服务,合规合法带来源源不断现金流,破解地方财政困局,实现多赢。寻独家合作伙伴。留言送《城投资金创新盘活秘籍》,专家服务V信(zijinpanhuo)